(2018年4月28日 東方日報報道) 

香港近年積極推動STEM教育,以培養新一代科技觀念,以配合資訊科技急速的發展。港鐵今年舉辦首屆「STEM創未來」概念展及比賽,14間中學隊伍今天(28日)入圍最後階段,勝出最優秀大獎的3隊將於7月遠赴瑞典參觀科技公司。

robo 01  robo 02 

 

(2018年4月26日 pcmarket.hk報道

「RoboMaster香港訓練營」於奧海城舉行機械人挑戰賽,培僑中學榮獲季軍及飛躍進步獎!

20170712 movie media

http://www.singpao.com.hk/index.php?fi=news1&id=38661

「浸大電影學院種子計劃」舉辦的「第六屆數碼短片創作比賽」,昨天舉行頒獎禮,合共頒發18個獎項予表現優秀的參賽中學生,其中漢基國際學校吳天慧執導的《媽媽》,勇奪「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剪接」三項殊榮。培僑中學劉曉虎憑其自編自導自演的《誰偷了我的夢想》,囊括劇情片組「評委大獎」、「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演員」四項殊榮。

種子計劃踏入第六屆,今屆舉辦各項活動合共吸引了約110間中學參加,參與人次超過1,000人。「數碼短片創作比賽」是種子計劃的主要活動之一,今年共收到101份合資格作品,包括80套劇情片及21套紀錄片。由三位青年導演歐文傑、賴恩慈及麥曦茵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從參賽作品中選出16個獎項的得獎者。網上最受歡迎劇情片及網上最受歡迎紀錄片兩個獎項,則由公眾經網上投票選出得獎作品。

設6「特別表揚」獎項

另外,大會今屆新設六個「特別表揚」獎項,以嘉許具有特色及獨特之處的參賽作品,其中聖芳濟書院的學生李思豪憑《肥雞大戰鐵血戰士》贏得「特別表揚──最Cult大獎」。

種子計劃由浸大電影學院自2011年起主辦,旨在啟發中學生創意才能,並連續六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贊助。第六屆種子計劃為期約七個月,活動包括大師班、工作坊、數碼短片創作比賽,以及業界和專上學院體驗活動等。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清華大學、培僑中學於上周五在培僑中學兆基堂聯合舉辦「紫荊清韻」文藝晚會,可容納六百人的觀眾區座無虛席。晚會分「祖國」、「少年強」、「人生」、「崛起」四大主題篇章。在培僑中學鼓隊表演的慷慨激昂的鼓聲中,晚會正式拉開序幕。演出包括聲樂、舞蹈、詩歌朗誦、武術等,參與演出的團隊有培僑中學太極拳隊、清華大學的教工藝術團體及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等,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同時向培僑師生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清華生活。

大公報記者湯艾加

由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舞蹈隊的古典雙人舞《萋萋長亭》配合《二泉映月》的伴奏音樂,將現場觀眾帶入文藝的氛圍中。而培僑中學太極拳隊的楊式太極拳表演,展現了武林的俠骨柔情。清華大學教工劇藝社帶來的是三段朗誦,豐富了觀眾對於人生的感悟。

太極表演俠骨柔情

著名主持人闞麗君曾於二十年前在北京工人體育館主持過香港回歸的晚會,而這次作為嘉賓參加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演出,感慨時光如梭,演唱自己創作的《國花飄香》祝福國家更加繁榮昌盛。而清華大學武術代表隊為觀眾帶來武術表演《天人合一》,這套太極是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在太空打的一套太極拳法。

中聯辦副主任楊建平、中聯辦協調部部長沈沖、中聯辦教科部副部長劉建豐,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鄭耀棠,培僑教育機構董事長吳康民,培僑中學校監曾鈺成,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霍英東集團董事霍震宇,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韓景陽、清華香港同學會會長閻峰、清華大學出版社社長宗俊峰,亨達集團名譽主席鄧予立等出席晚會開幕式。吳康民、韓景陽、閻峰、宗俊峰在節目開始前分別致辭。

交流聯誼樹立品牌

吳康民致辭時表示,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是次清華大學與培僑中學聯手舉辦慶回歸晚會,是文化的交流,同時也是對香港回歸祖國表示歡慶、鼓舞。作為文化傳播的使者,他希望為兩地青年架起一座文化交流的金橋,進一步增進香港與內地青年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並肩攜手,放飛夢想,為中華民族的強盛奉獻青春、貢獻力量。

韓景陽表示,中國的未來屬於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於青年。搭建交流平台,增進香港與內地青年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增強同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和骨肉親情,推動兩地青年自覺肩負起民族復興、為民謀福祉的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本次兩地青年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意義所在。

閻峰說,在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之際,清華大學教工劇藝社、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攜手培僑中學,共同舉辦「紫荊清韻」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以弘揚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為主旨,通過展覽、講座、文藝演出等方式,組織兩地青年學生開展交流聯誼,共同紀念對祖國、對香港都具有重大意義的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而宗俊峰則表示,清華大學出版社是展示清華大學教學科研成果的窗口,在教育出版領域樹立了鮮明的品牌,期待藉此貢獻中國夢。

節目在現場校友合唱「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的《清華大學校歌》聲中緩緩拉上帷幕。


文章編號: 201705293109669

人民日報專訪在北京大學的培僑學生,何冠怡、陳子維和利思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04月06日   第 04 版)

「港生北上求学 收获许多精彩」

paperpeople 2017 04

“長安雪後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暉”。清華大學大四學生何冠怡漫步於細雪輕飄的華山之巔發出感嘆。趁著難得的閑暇時光,何冠怡拉上好友從北京出發,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雄偉壯觀的秦始皇兵馬俑、風景秀麗的華清池、藏寶豐富的西安博物館,這些她曾經只在香港中學生中史科課本上見到的古跡文物,此刻觸手可及。

  4年前,何冠怡通過清華大學對香港中學的校長推薦計劃,免試拿到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成為香港學生北上內地升學隊伍中的一員。北上內地升學對於這群香港學子來說,不僅使個人專業水平得到提升,更有助於他們全面認識內地、了解中國,增強其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從“難以適應”到“橋梁使者”

  據何冠怡介紹,目前香港學生就讀內地高校主要有3種途徑,即港澳台聯招計劃、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計劃以及內地院校獨立招生計劃。何冠怡所通過的校長推薦計劃,就是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計劃的一種,即先由香港中學校長推薦優秀學生,若獲推薦學生通過內地高校組織的面試,即可免筆試就讀該校。

  初到北京時,北方的種種都令這位南方姑娘感到新鮮與驚奇。但更多的時候,初來乍到的何冠怡還是感覺難以適應北方的學習和生活。“剛來北京時,無論在天氣、飲食、語言等方面,我都覺得不適應,但最令我感到郁悶的還是學習上的困惑。”何冠怡介紹說,由於兩地課程設置不同,香港數學教學相對來說較為簡單。進入清華大學後,如何學習數學成為她最頭疼的問題。“好在學校特意為我們開設數學補習班,再加上我兩個內地室友的幫助,經過勤奮學習,我終於解決了數學難題。”

  如今,4年本科生涯已接近尾聲。何冠怡說,“如果有機會重來的話,我一定還會選擇北上內地升學。它不僅是一紙文憑那麼簡單,更像是一次尋根之旅,讓我有機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內地。我希望用我所學到的知識,將來為兩地的交流合作搭建橋梁,服務香港,服務內地。”

  從“另謀出路”到“強強競爭”

  20年前,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同年,“回歸寶寶”陳子維出生在香港一戶尋常人家。如今已是弱冠之年的陳子維也踏入北京大學,成為元培學院物理專業的大一新生。

  “以前很多香港學生覺得內地高校入學門檻相對較低,大多數學生報讀內地高校作為保底學校,或者是分數沒有達到香港8所大學時才不得已另謀出路。現在越來越多香港優秀學子因為被內地高校所吸引而來就讀。”陳子維說,“在北大,我的室友都是來自內地各個省市的文理科狀元,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閱讀範圍十分廣,邏輯思維能力特別強。”

  良好的學術氛圍、過硬的專業要求、國際化的教育資源及廣闊的就業前景,都是吸引香港學子北上內地升學的重要因素。已在香港做過兩年全職攝影師的徐嘉威,偶然得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排名世界前三,便慕名而來,期望通過在世界頂尖學府的專業學習,使自己的攝影水平更上一層樓。

  通過四年專業學習,徐嘉威感受到內地濃郁的藝術創作氛圍,為含蓄典雅的傳統中國風所深深吸引,並將其與現代時尚攝影緊密結合,創造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攝影風格,受到不少國內外品牌商的青睞。徐嘉威說,“北上內地升學使我能夠與內地的攝影高手相聚一堂,互相學習,也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決定畢業後留在內地,用一生的時間去細細品讀東方文化的神秘之美。”

  從自我增值到放眼全球

  北上內地升學讓香港學生認識到真實的內地,增強其國家認同感,使其不再對身份認同感到迷茫。就讀於北京大學法律專業的利思琪說,“我的很多香港同學受媒體負面報道等影響,對內地產生不好的印像。來到北大後,我發現真實的內地十分可愛,身邊的同學都非常優秀。如果要我定義自己的話,我會說我是一個中國人,然後才是中國香港人。”

  利思琪在生活中經常給內地同學講述香港發展歷史,也向香港同學介紹她眼中的內地。她呼吁大家用思辨的態度去了解香港,了解內地。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學會去偽存真,以包容開放的心態走出香港,走出內地,放眼全球。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資料顯示,近年來去內地修讀本科課程的香港學生每年約有3000人。截至2015年10月,赴內地高校就讀的香港學生已超過1.5萬人。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言人指出,近年來內地發展蓬勃,機遇良多。香港學生的視野已不再局限於本地,而是放眼中國,以至全球。北上求學,除了為香港莘莘學子提供良好的升學途徑,提升個人專業能力外,也有助於他們了解國情,放眼世界。將來為維護香港長期的繁榮穩定,為參與中國建設乃至全球事務做出積極貢獻。

  除內地高校赴港招收香港學生外,香港特區政府及各高校也積極參與開展兩地學生交流活動,從香港大學千人內地交流計劃到香港大學生內地實習計劃,再到香港高校赴內地招生計劃等,無不反映出兩地對於人才培養的重視。

 

東區青藤計劃由2014 年舉辦至今已踏入第三屆,早前東區民政事務處假鰂魚涌社區會堂舉行「東區青藤迎新典禮」暨「乘風破浪研討會」,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蒞臨支持,多位社會領袖出席分享成功之道,區內校長、教師、學生和東區青年網絡青年、「東區青藤計劃」畢業學員及第三屆新學員濟濟一堂,助新一屆學生踏上前路。

《2014 年施政報告》提出從教育、就業和全人發展三方面培育青少年,東區民政事務處在2014/15年度推出「東區青藤」計劃。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鄧如欣表示: 「青藤計劃較以往在東區推行的青年計劃更加深入,希望以青藤成員帶動其他青年參與,建立東區青年網絡。學員透過全年活動培訓達到「助人自助、磨練自已、回饋社會」的目標,促使學生透過各類活動探索自己的路向。」

為了從不同層面了解香港社會的運作,計劃帶領學員參觀各類大型企業、公營機構及政府部門,例如酒店、主題公園、天文台、民航處、金融管理局、入境事務處、警務處等。鄧專員表示: 「計劃內容每年有新元素,將經濟、政府及民生等方面的內容,以輕鬆及直接方法帶給學員。三屆『乘風破浪研討會』都邀請到星級嘉賓撥冗分享,包括前警務處處長李明逵、探險家李樂詩、著名音樂人雷頌德,來自工商業界的鍾志平、陳國民、嚴志明、黃永光,以及武術界的鄭家豪。另外又舉辦青年領袖訓練營、內地探訪及海外交流,曾到訪東莞、武漢、北京及首爾等地,讓學生了解內地及海外地區的狀況,與海外同年紀高中生作深入交流。學員需要在畢業禮上將全年所學,透過統籌及表演節目,以活潑方式展示給區內青年欣賞。」

鄧專員認為完成訓練的學員跟面試時明顯成長了,談吐更成熟,思考及判斷更深入。她強調:「民政處在推行計劃上擔當協調角色,將社會各界及政府部門的資源和力量配合到計劃設計上,為年輕人搭建平台,讓他們擴闊眼界,期望畢業學員能夠繼續支持,為計劃的未來發展出力。」

到訪首爾獲難得體驗

首兩屆學生都曾到訪首爾交流。第一屆畢業生聖貞德中學馮柏皓表示: 「到當地國際學校跟學生見面,我們分享了自製的微電影,他們則帶來樂團表演。大家又各自分享居住地的生活和文化,發現韓國學生懂得多種語言,體格又好,彼此的學習情況很相似。」

韓風在香港盛行,無論影視或音樂節目隨處可見。第二屆畢業生培僑中學陳沛誠表示: 「我們參觀SBS 電視台,負責綜藝節目《Running Man》以及《叢林的法則》的監製介紹籌拍節目的情況,作為一個電視觀眾是無法知悉的。」陳沛誠及後在畢業禮上表演K-POP 和在研討會擔當司儀。他直言: 「青藤給我突破框框, 挑戰自我的機會。」

慈幼英文學校蔡祖彝表示: 「以往只從網上的花邊新聞認識韓國,但未必真正了解當地,透過延世大學講座對當地經濟特性和文化歷史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蘇浙公學錢熙補充: 「有幸在當地學跳K-POP,之後還在青藤的畢業禮上演出,感覺難得。」

各屆學生建立深厚友誼

青藤為參加學生安排連串精采活動,首屆畢業學員筲箕灣官立中學陳天美坦言: 「最初沒有預期計劃如此好玩及到訪很多地方,很難得可參觀國泰城模擬駕駛倉。」文理書院(香港)林峰表示: 「除了韓國交流團,參觀政府部門及私人機構也很吸引,可以認識不同學校的學生,感覺青藤是大家庭。」

青藤訓練歷時近一年,卻無礙學生讀書。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陳杏妍認為: 「在讀書以外參與青藤的活動,反而有助放鬆心情,令學習效果更好。」聖馬可中學李俊源亦強調在計劃中有很多得着。「我不是參與青藤,我就是青藤。這個身分給我歸屬感,因此想以畢業生身分繼續參與活動。」

參加計劃的學生由互相不認識到成為好友,過去兩屆大部分畢業生,都回來參與新一屆青藤迎新典禮,可見他們對青藤充滿歸屬感。林峰表示: 「我們在出訪韓國前一起製作微電影,日以繼夜,投入大量時間準備拍攝工作,不單建立了深厚感情,在過程中還學到合作和溝通。」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施寶瓏也認為: 「為畢業禮的K-POP 表演,雖然要在兩星期內每晚由八時練到十時,但卻是我們感情昇華的關鍵。熟習舞步的學員還特意將舞步拆細,以一對三方式分組練習,耐心教導。」學員雖來自不同學校,但在過程中互相體諒和扶持,反令感情更加深厚。

第三屆學生有意傳承青藤理念

衛理中學劉皓光是今年計劃的學生,他看到同校的第一屆青藤師兄,當年在出訪韓國交流後於社交平台發放了40 項信息,發現青藤的活動十分精采。他說: 「參加後才知道青藤是一個很大的青年網絡,是一個大家庭,師兄師姐都很值得我們學習,很想跟他們一樣將青藤理念實踐到個人生活上。看見他們到來支持新學員,我也想擔起這個工作,繼續傳承青藤精神。」

青藤畢業生不單繼續參與青藤活動,更自發籌組和參與社區活動,貢獻社會。筲箕灣官立中學吳卓藍謂: 「我們以簡單直接方法服務社會,由南區郊野行山徑步往東區,把沿途撿到的垃圾帶回巿區才棄掉。」陳沛誠也認同以簡單方法回饋社會。他說: 「我們自發參與惜食堂工作,幫手預備食材及分發飯盒給有需要人士,藉此機會見面和做有意義的事。畢業後履行回饋社會的責任,這才是青藤。」

計劃顧問:期望學生貢獻社會計劃顧問李德權也曾參與青年領袖計劃,從而踏上社區服務之路。他表示: 「有別於以往青年領袖訓練班以知識傳授為主,青藤屬於創新的領袖訓練計劃,既有機構及社區人士分享成功經驗,也有內地及海外交流,給學生擴闊視野,從實踐中有更多得着。」

他表示: 「現今青年一般較自我中心,但經過青藤洗禮,學員在當中共同學習,互相影響,卻出現很大的化學作用。學生由最初旁觀者心態,到畢業後仍樂於回來參與其中,能說出有『家的感覺』,學生有此心態,證明計劃成功。期望學生繼續傳承計劃理念,幫助其他青年。」

計劃另一位顧問廖錦興亦認為: 「14、15 歲是很重要和難忘的人生階段,雖然學員在短短數月所學有限,但他們產生的正能量,並願意將青藤的理念傳承才是最重要。他們各有所長,友情深厚,相信日後在社會不同角落相遇,一定能合力貢獻社會。」

特約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