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教授來到香港培僑中學,為初三至高三年級的學生帶來一場精彩的主題演講——「認識我們的宇宙」。這場演講吸引了近四百位學生的參與,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與科學界的大師進行互動。本次活動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騰訊公司作為主辦單位。
在演講中,武向平院士向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夜晚的天空為什麼是黑的?」他以清晰而深入的方式解釋了這一問題的背後原理,並強調了宇宙大爆炸不僅是一個傳說,更是基於可靠的觀測證據。
此外,武向平院士也探討了一個引發學生們思考的話題:「我們在宇宙中孤單嗎?」他介紹了目前地外文明搜尋的三種主要方法,包括尋找宜居行星、尋找生命分子,以及截獲地外文明的通訊信號。這些引人入勝的主題激發了學生們對外太空和地外文明的好奇心,並啟發了他們對未來科學探索的熱情。武院士期待同學們始終能保持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精神,朝著科研方向邁進發展。
培僑中學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發展STEAM教育,這一次的演講活動也再次彰顯了學校對於跨科學教學方法的實踐。學校結合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為學生們提供了與業內大師對話的寶貴機會,這有助於挖掘同學們的科學思維,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科學家和創新者。
傳媒報導
武向平院士 走進香港校園授課
(2023年9月16日,《大公報》,A6版)
中科院院士武向平訪培僑中學講宇宙
(2023年9月16日,《文匯報》,A5版)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來訪培僑中學演講「認識我們的宇宙」
(2023年9月16日,《香港傳真機》,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pFX6W54u1PKWK9X99NLgoFnWFt3uE5wScvAGJUQtsXLmuBr7gEKPvirqmy9Wmqh1l&id=100064415154949)
「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首次走進香港
(2023年9月18日,人民網,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3-09/18/content_26017535.htm)
參加8月17日新生入學考試結果將以短訊和電郵發出,請家長注意報名時登記的電話號碼能接收短訊,並參閱電郵的通知內容。
如未能收到學校發出的短訊或電郵,可致學校25662317與學校職員聯絡,以修訂家長能接收短訊的電話號碼和電郵地址。學校職員不會口頭回覆考生是否被取錄或不被取錄,以免引起誤會。取錄結果以學校經電郵發出的通知為準。如仍有疑問,可親臨學校詢問處查詢。
請電郵中通知獲取錄的考生與家長於8月18日(五)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期間,到本校校務處辦理註冊手續並繳交留位費:中一至中三港幣946元;中四港幣1429元。另收新生英文學習平台費用港幣160元。註冊手續可由家長代辦,逾時作放棄學位處理。
國家主席習近平給本校高一年級(中四)全體學生的回信 (全文):
香港培僑中學高一年級的同學們:
你們好!來信收到了,得知你們通過參與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安葬儀式、與「天宮」航天員互動等活動,更加深刻體會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身為香港年輕一代的使命與擔當,我很欣慰。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廣大香港同胞素有愛國愛港光榮傳統,這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希望你們把讀書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早日成長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
習近平
2023年7月24日
(2023年7月26日,文匯報,A1、A2版)
傳媒報導
習近平回信勉勵香港培僑中學學生:厚植家國情懷 早成棟樑之才
(2023年7月26日,文匯報,
https://www.wenweipo.com/a/202307/26/AP64c06628e4b043f3863f68e5.html)
特首:習主席回信顯對港青殷切期許
(2023年7月26日,文匯報,
https://dw-media.tkww.hk/epaper/wwp/20230726/a02-0726.pdf)
習近平回信香港培僑中學學生 勉勵學生厚植家國情懷 成為可堪大任棟樑之才
(2023年7月25日,星島網,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941305/%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7%BF%92%E8%BF%91%E5%B9%B3%E5%9B%9E%E4%BF%A1%E9%A6%99%E6%B8%AF%E5%9F%B9%E5%83%91%E4%B8%AD%E5%AD%B8%E5%AD%B8%E7%94%9F-%E5%8B%89%E5%8B%B5%E5%AD%B8%E7%94%9F%E5%8E%9A%E6%A4%8D%E5%AE%B6%E5%9C%8B%E6%83%85%E6%87%B7-%E6%88%90%E7%82%BA%E5%8F%AF%E5%A0%AA%E5%A4%A7%E4%BB%BB%E6%A3%9F%E6%A8%91%E4%B9%8B%E6%89%8D)
校友:多到內地親身感受國家發展
(2023年7月26日,大公報 http://www.takungpao.com.hk/231106/2023/0726/875484.html)
培僑生去信習近平 匯報學習情況:香港之繁榮,我們來延續(附全文)
(2023年7月25日,星島頭條,https://www.stheadline.com/politics/3257259/%E5%9F%B9%E5%83%91%E7%94%9F%E5%8E%BB%E4%BF%A1%E7%BF%92%E8%BF%91%E5%B9%B3-%E5%8C%AF%E5%A0%B1%E5%AD%B8%E7%BF%92%E6%83%85%E6%B3%81%E9%A6%99%E6%B8%AF%E4%B9%8B%E7%B9%81%E6%A6%AE%E6%88%91%E5%80%91%E4%BE%86%E5%BB%B6%E7%BA%8C%E9%99%84%E5%85%A8%E6%96%87)
行政長官感謝國家主席習近平回信香港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
(2023年7月2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07/25/P2023072500604.htm)
鄭雁雄:習近平回信體現對香港青少年祝福勉勵
(2023年7月25日,香港電台網站,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710522-20230725.htm)
習近平回信勉勵香港培僑中學學生
(2023年7月25日,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3/0725/c1024-40043261.html)
習近平回信勉勵香港培僑中學學生
(2023年7月25日,信報,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current/article/3515805/%E7%BF%92%E8%BF%91%E5%B9%B3%E5%9B%9E%E4%BF%A1%E5%8B%89%E5%8B%B5%E9%A6%99%E6%B8%AF%E5%9F%B9%E5%83%91%E4%B8%AD%E5%AD%B8%E5%AD%B8%E7%94%9F)
應屆畢業生經歷了三年的疫情,高中學習階段長時間的網課,仍然堅毅奮進,在2023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中爭取優異的成績,實在來之不易。恭賀各位憑著努力、取得理想成績的莘莘學子!
我們期待培僑學子將來有更多好成績和大家分享!
本校學生應考的13個科目,大部分科目的及格率(2級或以上)均為90%或以上,包括:中國語文、數學、通識教育、數學延伸部分(M2)、中國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其中數學延伸部分(M2)、中國歷史、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更取得100%及格率。
所有科目平均及格率為:92.0%
下列應考科目均優於「全港及格率」:
科目 |
本校及格率 |
全港及格率 |
中國語文 |
96.0% |
87.3% |
數學 |
90.9% |
81.5% |
通識教育 |
98.4% |
89.6% |
數學延伸部分(M2) |
100% |
92.9% |
中國歷史 |
100% |
90.3% |
經濟 |
86.0% |
85.2% |
地理 |
94.3% |
88.0% |
生物 |
92.0% |
90.8% |
化學 |
96.9% |
87.7% |
物理 |
100% |
90.1% |
資訊及通訊科技 |
100% |
81.6% |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100% |
87.5% |
視覺藝術 |
88.9% |
83.8% |
五月下旬,一個荷香初起,甘霖澤被,夏木欣欣的上午,培僑中學的莘莘學子,迎來了他們2023年第七十五屆畢業典禮。
校監曾鈺成先生致辭時歡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擔任畢業典禮的主禮嘉賓。孫局長出身於公務員體系,大學畢業後就考進了政府擔任政務官,在出任勞福局局長之前,已經在政府工作了28年,負責過多方面的公共政策,包括:勞工、政制、民政、醫療衛生和財經。
曾校監指出雖然孫局長說自己的成功是異數,但這異數不可能純粹來自運氣和偶然。孫局長每次的人生重大決定,都是按照個人的志願,研究了客觀的環境,作出跟主流意見不同的抉擇,他有這種艱苦拼搏,力求上進的精神,所以他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就。曾校監鼓勵同學學習這種精神。曾校監又指出去年七月一日,習近平主席主持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第六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宣誓就職典禮上說,未來五年是香港開啟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孫局長在這個關鍵期,獲任命為特別行政區的主要官員,亦充分說明他得到中央政府和行政長官的信任。孫局長是一位有能力、有擔當的治港人才,很相信局長和行政長官領導的管治團隊的其他成員,一定可以符合我們國家主席的期望,在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五年裡,開拓新局面,開創新飛躍。
孫玉菡局長致辭時表示當他六歲剛來香港的時候,不懂廣東話和英文,沒有讀幼稚園,又過了開學的日子,只有培僑小學肯錄取他,不用他留班。他很感謝培僑小學給予機會。他原來以為會升讀培僑中學,後來因為搬家轉了校。這次來到培僑中學,是一個等了四十年的機會,有點感覺像遊子歸家。他回想四十年前的培僑小學,當時的學校環境很差,但他記得當時和同學都很開心。他還記得同班的一位好朋友,經常一起切磋,一起背成語等,這同學後來成了培僑第一位狀元。即使當年培僑的條件不夠其他學校好,但都培育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今天的培僑,無論在資源,社會的影響力都完全不同,培僑要做的,應該是帶領社會邁向前。他對培僑的學生很有信心,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向社會展示培僑的精神,培僑學生的能力。
接著孫局長用四個英文字:BEST(最好)來勉勵畢業同學。
「B」是希望大家不要「Burn Out」[精疲力竭],不要太早用盡自己的精力。他身邊有很多精英朋友,因為過早不必要用盡自己的精力,很快就燈枯油竭。而他自小就無拘無束,不怕死,永遠有好奇追求的精神。到現在52歲,但覺得心境只有26歲,對世界仍然覺得很好奇,對很多事情都有熱切的追求。他鼓勵同學畢業後天天做運動,養好身體。他指出人生就像跑長跑一樣,誰的身體好,誰的魄力好,就可以向前走。所以他希望大家為自己,為社會鍛鍊好身體,好的心境。
「E」是希望大家追求卓越「Excellence」。指的是在人生追求當中,對於自己能做得好的,比較喜歡的事情盡量去做好。他大家分享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工商管理時,當時會計行業很蓬勃,但他發現自己每次去圖書館都不會看會計的圖書,他很快就知道會計不是自己嚮往的方向,所以就發展和追求其他興趣。他希望大家長大了,獨自去生活和思考時,想一想自己想過怎樣的人生。當決定了自己就讀的科目和選擇了職業後,就全力以付,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S」是「Serve」,貢獻社會,服務社會。孫局長曾聽過很多人批判這一代的青年人,覺得他們是「應得的一代」(A Generation of Entitlement),甚麼都是別人給他們的,不需要努力。孫局長就覺得每一代人都有特定的成長環境。這一代的環境好,不是他們的錯,是前人創造了一個優越的環境讓他們去成長,他覺得世界的未來是屬於同學們的,他希望同學們能盡早有服務社會的心,不只是想著自己,只顧享樂主義,而是更加關心社會,用自己的才華和精神貢獻社會,使香港更加好。從小做起,慢慢培養擔當的精神。不怕犯錯,不斷錯,不斷改,就會越來越好。只要有健康的身體,好的心境,努力去拼搏,香港有很多發展機會。
最後的「T」是「Tolerance 」包容。孫局長覺得只有一個有自信的人,一個有自信的城市,才懂得包容,而我們中華民族一向都很有自信和包容心。他希望當同學長大,能力變強,成為獨立的人,可以貢獻社會時,永遠抱著包容的心去接納他人。用自己的表現和行為去感動別人,贏得別人的尊重。事實上香港是一個包容的城市,他分享自己早前去九龍清真寺參加活動時,了解到香港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例外的地方,回教的「遜尼派」和「什葉派」可以和平共存。香港是一個獨特的地方,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大都會。香港本來就沒有固定的香港人,大部份人都是新移民。只要你接受香港的新制度,喜歡香港這地方,大家都是香港人。包容是重要的。
接着,校長伍煥杰先生致辭,他感謝孫局長百忙之中,撥冗擔任今屆畢業典禮的主禮嘉賓,並致訓詞。伍校長指出本屆畢業班同學的高中學習生活都是在疫情中渡過,面對的是此起彼落的上課、停課、實體課和網課,他們在抗疫中學習,也在抗疫中成長,大家都成功戰勝這場考驗,完成文憑試,順利畢業。
伍校長作校務報告中,指出去年在校園內組織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 25周年的升旗儀式,這是首次有警隊的升旗隊進入校園並使用中式步操進行升旗儀式。2022年開學之初,有校友和同學獲邀代表香港學生,赴瀋陽機場參加第 9批在韓抗美援朝英勇烈士遺駭迎回儀式,在校園內直播整個迎回儀式。
疫情下,繼續舉辦陸運會和水運會;積極推動學生參與「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AYP」;完成教育局公社科課程中,全級中五學生返回內地進行實地國情學習的要求;也組織了全校的教職員工到深圳南山區考察。培僑中學近年也積極發展 STREAM教育,我們積極推動學生參與一系列的天宮課堂,其中陳蔓琳同學給當時正在中國太空站「天宮」執勤的宇航員陳冬寫信並獲得回信。為了提升教學效能,學校優化師生比例,並把培僑擴建至30個小班。學校將於2023學年9月起增設「科技創新班」。
最後伍校長和畢業班同學分享陳冬宇航員的信中一句話:「和所有年輕的你們一樣,我們也有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時候,但是夢想的種子一旦撒下,你只要願意,用汗水去播種,用辛勤去付出,那夢想的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最後所有畢業生,由曾鈺成校監頒授結業證書,而其他榮譽獎項,則由孫玉菡局長、培僑校友會會長李詠怡女士和培僑教育機構董事周志榮先生、周世耀先生、林友浮先生、盧富球先生等頒發。
曾鈺成校監頒授結業證書
孫局長頒發品學優異獎
培僑中學校友會會長李詠儀女士頒發學業獎
家教會及學生會代表向畢業生代表致送畢業小熊
畢業生代表陳沛慇致辭,及向學校致送紀念品
本校初中學生的鼓樂表演《龍騰虎威》
清華大學交響樂隊首席小提琴手李澤森先生帶領本校中二學生合奏《沉思曲》
最後,全體畢業生合唱《在起點說再見》、《不說再見》,及校歌《培僑之歌》,為本年度畢業典禮完美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