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比賽名稱:第一屆「吳康民盃」小學三人籃球邀請賽

(二) 賽 期:2025 年12 月 13 日

(三) 時 間:0930 - 1130 初賽
                  1230 - 1300 投籃大賽
                  1300 - 1500 淘汰賽

(四) 場 地:培僑中學室內籃球場 /露天籃球場

(五) 參賽隊伍:每校最多可派出男、女子各一隊,每隊最多5人。

(六) 球員資格:球員年齡不設上限,但必須在比賽日仍為所屬小學之學生。

(七) 報名方法:網上報名 (請填妥下方報名表格)

(八) 比賽截止報名日期: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參賽隊伍將於2025年11月28日或之前收到確認通知。確認參賽名單亦將於本校網頁上公布。

(九) 大會將安排出席當天比賽師生的午膳。

(十) 裁 判:由大會指定裁判擔任,記錄員由本校學生工作人員擔任。

(十一) 賽事安排:男子16隊;女子12隊

       4隊一組,單循環(首名和次名出線8強賽)

       如報名隊伍多於男子16隊或女子12隊,大會將以抽籤形式決定。抽籤結果將於本校網頁公布,參賽隊伍名單以網頁公布為準。

(十二) 獎項及獎品:

  1. 各參賽隊伍、參賽球員均獲紀念品一份。
  2. 進入四強隊伍均獲獎盃、個人獎牌及參賽證書。冠軍隊伍將獲得運動用品現金券$500。
  3. 設男、女「投籃王」各一名,將獲得獎盃及運動用品現金券$100。每間學校可派一名代表參賽。

(十三) 比賽安排:

  1. 每隊球隊球員人數上限五人。
  2. 比賽球員須穿著單一顏色之球衣。
  3. 若對賽隊伍發生球衣顏色相同,客隊需更換球衣,因衛生問題,大會不提供號碼衣給球隊更換。
  4. 比賽用球為三人賽所指定之用球。
  5. 各隊伍必須於每場比賽前十分鐘完成登記。

(十四) 比賽規則:

  1. 比賽時間為每場8 分鐘,最後一分鐘會按一般球例在死球時停錶,其他時間除暫停外,一概不停。
  2. 加時開始前應有1 分鐘休息時間。加時中首先獲得2 分的球隊獲勝。 
  3. 比賽開始的球權以擲毫決定。擲毫獲勝的球隊可選擇比賽開始的球權或選擇可能進行的加時的球權。
  4. 每場得分限制為21 分。常規比賽時間結束前,首先獲得21 分或以上的球隊獲勝。此「突然死亡」規則僅適用於常規比賽時間,而不適用於可能進行的加時情況。
  5. 在圓弧內投球中籃,應獲得1 分。若在圓弧外投球中籃,應獲得2 分。 
  6. 每隊有暫停1 次,暫停時間為30 秒。必需經由球員要求暫停。 
  7. 投籃時鐘為12 秒。若沒有設置投籃時鐘,裁判應讀倒數最後5 秒鐘以作警告。 
  8. 若投籃犯規發生在圓弧內,罰球1 次。若犯規發生在圓弧外,罰球2 次 
  9. 除了違反運動道德犯規及取消比賽資格犯規外,個人犯規不會紀錄於分紙上,即不設個犯滿離場。
  • 球隊犯規限制為6 次。
  • 球隊犯規達7、8 及9 次罰則為罰球 2 次。
  • 當球隊犯規達10 次以上罰則為罰球2 次外加球權。
  • 技術犯規罰則為罰球1 次,球權不變。
  • 違反運動道德犯規罰則為罰球2 次。若球隊犯規達10 次或以上,罰球 2 次及球權,並計算球隊犯規 2 次。
  • 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罰則為罰球2 次及球權,並計算球隊犯規2 次。
  • 球中籃後的球權:防守方在球籃下方獲得球權,運球至圓弧外或傳球至圓弧外球員。防守隊不得在球籃下方的「無撞人半圓」區域進行防守。
  • 死球後的球權:在圓弧外(圓弧頂)進行球權轉換。
  • 防守籃板球或攔截球後的球權需運球或傳球至圓弧外。
  • 跳球情況的球權由防守方獲得球權。
  • 替補需在死球情況下,進行球權轉換前進行。替補員待被替補球員在正對球籃的端綫離場並與他進行身體接觸後方可進場。替補無須裁判和記錄台人員執行。
  • 球員雙足均不在圓弧內或踏在圓弧上,則被視為在「圓弧外」。

(十五) 球隊名次之制定:

  1. 球隊在每組比賽名次,依據其勝負場數,以所得積分計算,即勝一場得兩分、敗一場得一分、棄權得負兩分。棄權之記錄為十比零。
    (i) 若兩隊積分相等,則以該兩隊之間比賽之勝負而定,勝者佔先。
    (ii) 若有三隊或以上積分相等,則適用第二個判定標準:即依據積分相等的數隊之間的比賽結果判定名次。
    若依據第二個判定標準仍然相等時,則再依據該數隊之間的比賽的得失分之差判定之。
    若仍相等,則以相關球隊之間比賽平均得分最多(不包括因對隊棄權而獲得的分數) 排先。
    若仍相等,則再依據該數隊在該組所有比賽的得失分之差判定之。如以上未能分勝負應抽籤決定名次。
  2. 若依據1(ii)款之判定標準,僅餘兩隊仍相等,則再回復適用1(i)款之判定標準。
    若依據 1(ii)款仍餘兩隊以上仍相等,再依據 1(ii)款之第一段再重複判定一遍。

(十六) 上 訴:大會不設上訴,一切賽果及決定均以當場裁判的最後決定為準。

(十七) 改 期:若賽事當天遇惡劣天氣,開賽前 3 小時教育局宣佈學校因天氣情況需要停課,比賽及當天一切活動將取消。

(十八) 章程及規則如有未盡善處,大會保留最後修改權利。

(十九) 家長聲明:按此下載 及請家長簽署,並於遞交報名表時上載掃描版本。

網上報名表格

活動海報下載

【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 

     9月17日,【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航空航天」專題講座走進香港培僑中學,特邀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蒞臨主講。吳院士主持實現嫦娥二號「一探三」;完成嫦娥三號首次月球軟著陸及四號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著陸探測;牽頭論證提出:嫦娥五號、六號月球無人採樣,七號、八號月球南極著陸,國際月球科研站大科學工程等總體實施方案。作為太空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吳偉仁院士憑藉卓越的科學成就和前瞻性視野,在全球深空探測領域享有崇高聲譽。

917 001

 全場大合照

 

     講座中,吳院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述航空航天與工程技術的前沿發展,生動展示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讓在場師生深刻感受到國家科技實力的強大。

0812 02

 吳偉仁院士

 

     「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美麗的宇宙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著人類踏入那無垠的廣袤天地。讓我們攜手奮進,共同開創太空探索事業的光輝未來!」吳院士的殷切寄語深深感動了現場每一位同學。

     吳院士的精彩分享激發了同學們濃厚的求知慾,紛紛舉手發問,提問環節非常活躍。本次大師講堂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成功舉辦,為同學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憶。

0812 03

 培僑中學伍煥杰校長向吳院士贈送學校錦旗

 

     本次活動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公益慈善研究院、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聯合捐贈,香港青年協會作為策略夥伴,香港宋慶齡基金支持。活動旨在拓寬學生對國家科技成就的認知視野,通過與頂尖科學家的零距離交流,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航天科技知識,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追求科學夢想的種子,為培養未來科技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逾四百師生 砥礪創新 暢談AI育人才 

為增加中學生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了解,培僑中學、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研究基金會有限公司、培僑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共享中心聯合主辦「2025-26學年開學第一課」,以「砥礪創新  用『AI』育人」為課題,於今日下午在香港培僑中學舉行,邀請了教育局署理局長施俊輝和業界專家講解人工智能技術的人才培養和行業應用,亦設有互動環節,宇樹科技提供最新型自主互動機械人,供在場參與者互動體驗。活動有來自培僑中學、創知中學、中華基金中學等逾四百師生參與,認識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發展。

0812 01

 

教育局署理局長施俊輝主講「開學第一課:一國兩制下的愛國主義教育」,簡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國民教育、國家安全教育、數字教育的工作,舉辦多項活動,讓學生了解基本法、國家安全,以及到內地考察交流,促進香港學生了解國家發展,明白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擔當角色,建立家國情懷。香港特區政府為配合國家的教育數字化策略,持續於中小學推廣數字教育,鞏固中小學生數理科技基礎,善用人工智能輔助學與教,並加強數字素養與技能,正確及符合道德地使用創新科技。

0812 02

 

銳捷網絡人工智能創新研究中心岳雯主講「如何練就『AI+跨學科』的超能力——銳捷網絡AI育人」,表示現時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學生需要學習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能力,不能摒棄基礎知識。人類所獨有是創造力,創造力是來自於不同知識和思想的奇妙連結,因而在未來,具備跨學科能力的人才極具競爭力。岳雯亦展示了如何運用人工智能的學習工具,增加趣味性,輔助學生了解學科知識。

0812 03

 

百度Apollo開源社區負責人蘇菲菲主講「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認知與展望」,介紹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感知系統的應用原理,以及啟動自主決策系統的運作,展現了自動駕駛技術如何改變未來世界。蘇菲菲表示人類發明需要有具體參考實物,而自動駕駛汽車是參考人類開車習慣而提煉出三個主要系統,感知系統對應人類的五官感覺,自動汽車會安裝多個相機,模擬人的視野所見;而自動駕駛汽車的決策系統對應人類大腦,控制系統則對應人類手腳。他更展示自動駕駛汽車的模型,並贈送予培僑中學。


0812 04

 

宇樹科技副總經理王啟舟主講「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產業化的機遇與挑戰」,簡介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指出機器人可在惡劣環境代替人類勘探工作,並講解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下,具身智能是機器人產業化的機遇和挑戰。具身智能融合了視覺感知、學習理解、智能計算等一系列智能技術,使機器人在複雜環境中具備感知、決策和行動的能力。王啟舟表示人型機器人結合具身智能,將會實現通用智能,為未來智能機器人賦能行業奠定基礎。

0812 05

 

是次活動完滿結束,一眾師生體驗宇樹科技提供最新型自主互動機械人。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旨在推動科技創新教育(STEM教育)發展,培養中小學生科學素養,為香港未來發展成國際科創中心培育人才。今年12月,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將會舉辦第三屆「未來香江」國際科創教育論壇,邀請各領域傑出學者與教育專家,圍繞著人工智能與教育的主題,為香港中小學校長、教師作主題演講和專題分享。

0812 06

 

 

更多傳媒報道

「2025-26學年開學第一課」隆重舉行 逾百師生砥礪創新 暢談AI育人才
2025年9月1日,文匯網
https://www.wenweipo.com/a/202509/01/AP68b58b41e4b0b3fbb35dd6cf.html

「2025-26學年開學第一課」隆重舉行 數百師生砥礪創新 暢談AI育人才
2025年9月2日,鳳凰秀
https://share.fengshows.com/article.html?id=9d688640-8728-11f0-b046-bb761fc628be&channelID=r03&time=1756729143.104511

宇樹科技機器人「快閃」校園 香港中學生上「開學AI第一課」
2025年9月1日,中國新聞網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sp/10475050.shtml?params=eyJwbGF5TW9kZSI6InZlcnRpY2FsIn0=

機器人機器狗現身校園 400師生喜迎「AI第一課」
https://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25/0902/1118101.html
2025年9月2日,大公報

香港培僑中學舉辦開學「第一課」助學生了解人工智能
2025年9月2日,中國新聞網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475130.shtml

2025-26學年香港開學第一課:砥礪創新 用‘AI’育人
2025年9月2日,央視頻
https://w.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p0000338g2b&ptag=yangshipincp

 

高度肯定培僑中學愛國教育及多元發展成果 

國家教育部部長懷進鵬8月12日下午率團到培僑中學調研,深入了解學校在國民教育、創新科技及中華文化傳承方面的工作。培僑中學校監曾鈺成、校長伍煥杰及師生代表熱情迎接部長一行,並就學校的辦學理念及育人成果進行了詳細匯報。

到訪培僑中學的代表團由國家教育部、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代表組成,隨團代表包括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先生、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國家教育部港澳台辦公室主任兼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楊丹博士、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周天華博士、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周大旺博士及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教授等。

0812 01

 

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

行程首站,伍校長引領嘉賓們參觀了校園內的「航天英雄樹」。此樹由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先生於2003年到訪本校時親手種植,象徵著學校與國家航天事業的深厚淵源,也寄託了對培僑學子的殷切期望。

0812 02

 

隨後,伍校長向嘉賓們介紹了學校發展與學生活動的展板,並重點講解了習近平主席給本校學生的回信、獲贈於天安門升起的國旗的殊榮,以及學校在推行國安教育和國民教育方面的堅實舉措。

0812 03

 

全體師生與嘉賓在禮堂參加了莊嚴的升旗儀式並齊唱國歌。培僑中學是香港第一批於校園內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學校升旗隊更是全港首支採用中式步操升旗的隊伍。
0812 04

 

「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的實踐

在調研活動中,學生代表陳蔓琳同學分享了2023年全體高一學生致信習近平主席並於同年7月24日獲得回信的感人經歷。習主席在信中勉勵同學們「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早日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

0812 05

 

今年適逢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培僑中學師生代表團於7月1日赴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升旗儀式,並獲贈於2023年7月24日升起的國旗。師生隨後前往瀋陽及丹東,追尋抗美援朝先烈足跡,表達崇高敬意。活動現場,嘉賓們和師生們與這面具有歷史意義的國旗合影留念。

0812 06

 

學生代表盧彥棋同學、王藝諾同學分享了內地研學與支教的經驗,包括2024年前往貴州、2025年前往山東的考察學習,以及深入貴州山區支教的體驗,講述了如何將知識化為行動,身體力行地為祖國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0812 07

 

學生代表凡鼎奇同學介紹了赴古巴研習團的見聞,展現了培僑中學積極拓展國際視野、積極實踐香港作為連接全球的「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0812 08

 

科創成果豐碩,文化活動潤澤心靈

在隨後的校園活動展示環節,嘉賓們參觀了同學們的STREAM專題研究成果及比賽獲獎作品、中國鼓樂及古箏表演等,並與同學們親切交流。

0812 09

 

懷進鵬部長即席致辭,高度肯定培僑中學在培養學生榮譽感、責任感和家國情懷方面的努力,並勉勵同學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斷提升認知能力、思考與獨立判斷的能力,為祖國繁榮和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0812 10

 

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培僑中學將繼續踐行習主席回信中的殷切期許,堅定不移地培養學生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早日成為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