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
4B 王泳欣
很榮幸能夠參加由生物科老師組識在可觀自然教育中心進行的電子顯微鏡探索課程,這項活動的參加者都是修讀生物科的學生,透過使用不同種類的顯微鏡觀察生物,從顯微成像中學習有關的生物知識,的確令我獲益良多。
這次活動主題是有花植物的繁殖策略,我們分成兩個小組,先進行採集花朵和探究其特徵的工作。我的小組研究的是大紅花。我們到生態園中進行採集。大紅花的基本特徵與我們瞭解的大致相同,但也發現了大紅花以花瓣層數不同,可分為單層和重瓣兩種。但最令我們驚訝的是,重瓣花的花瓣是由其花藥生長而來的,這些仍和花柱連接在一起的「花瓣」上還保留有未退化的黃色花藥。由此,我們學會了如何採集一株完整的花,也進一步瞭解了花的結構,鞏固所學,亦從中學習到了一些課本上不會提及的知識。
返回實驗室後,我們利用三種顯微鏡來探究有花植物的繁殖策略。這三種顯微鏡分別是光學顯微鏡,解剖顯微鏡和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我們從未使用過電子顯微鏡,因為學校没有配置這種昂貴的設備。指導老師先向我們介紹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然後我們才著手進行操作,利用電子顯微鏡來觀察不同花的花粉粒的外觀和它們適應其繁殖方式的特徵。我們將花藥上的花粉粒站在用於電子掃描的金屬塊上,經過真空鍍金後放入電子顯微鏡中進行掃描。這種電子顯微鏡的成像是黑白的,在電腦螢幕上可以觀察到花粉粒的體積和形狀。通過我們的觀察,我們更加瞭解課本上花粉粒的形狀如何適應其以昆蟲作為傳播媒介的特點,花粉的表面粗糙不平整且有黏液,這些特點都有助於它們附著在昆蟲身上,由此進行傳播。
最後,我們進行小組匯報。在整理照片和資料的過程中,我們不斷鞏固所學和完善匯報的內容,也在匯報中發現問題和遺漏之處,及時解決問題。學會了如何利用小組合作進行探究,也學會了如何根據要求完成任務。這次的學習不僅是見識的增長,也是學習能力的提升。這種經驗也是很難從單純的課本學習之中獲得的。
生物科的學習中,與大自然接觸是很重要的,我們不能只依靠課本上的知識點來認識大自然,應該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神奇之處。這次活動帶來的不僅是考察活動的滿足感,還是在體驗大自然的魅力中學會探究萬物的本質。
講者 :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 梁宏正先生,BBS,JP
時間 :2023年2月13日(星期一)
地點 :培僑中學禮堂
就政府最新頒布的《青年發展藍圖》,於今天(二月十三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先生蒞臨培僑中學進行介紹。早上八時正,全校九百多位師生集中在禮堂中參與是次講座。這也是梁副局長第一次出席在中學舉行的《青年發展藍圖》簡介會,並親自進行解說。
莊嚴的升國旗儀式之後,先由司儀穆家駿老師進行嘉賓講者介紹,梁副局長在熱烈的掌聲中上台,就這份於12月20日公布的《青年發展藍圖》進行解說。他首先說培僑中學是首間展開《青年發展藍圖》宣傳的中學,我們深感榮幸,此藍圖的封面有三個關鍵詞,分別為:啟發(Inspire)、扶持(Support)和擁抱(Embrace)。簡介會圍繞青年概況、掌握青年脈搏、環境挑戰和機遇、願景、工作方針、行動和措施進行解釋,具體行動和措施分為四個篇章:探索篇、希望篇、自強篇及建設篇,並舉出了具體的例子:如境外青年實習、青年居住需要、正面思維及歷奇活動等。同學透過梁副局長的詳細講解,對青年發展藍圖有了具體的認識。
演講之後進行了第三個環節——嘉賓座談。由陳志興老師、穆家駿老師、本校校友及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藍家達先生、本校學生代表中三級陳映霖及中五級葉宋文,與梁副局長進行交流。
首先初中代表陳映霖同學提問:「本計劃與學生未來發展息息相關,其中尤其關注青少年的正向價值觀,在這側重點是否有所考慮?」,梁副局長回應:「政府會透過一些行動和方針讓青年自我增值,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青年也可接收不同訊息然後自己作出判斷。」
就政府以上的青年政策,藍家達校友補充回覆,鼓勵同學積極參與青年自薦計劃(16歲以上),可以積累寶貴的經驗,他表示青年發展委員會將不同意見給予政府,雙方坦誠交流心裡想法。
緊接著是高中代表葉宋文同學,他提出:「香港人都比較關心房屋問題,青年人輪候公屋難,而買居屋價錢方面亦難以負擔,此計劃如何協助青年置業?」梁副局長回應:「這個問題也是當下政府所關心的,我相信行政長官對解決房屋問題有信心。在不久將來,大約五年至十年之間會有大變化,而青年宿舍能為年青人最多提供五年的居住時間,價格便宜,形式新穎,希望藉此令年青人能夠回饋社會,及建立年青人網絡。而青年宿舍亦提供自我增值服務,如更仔細的生涯規劃等。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公屋、居屋和私人樓宇的供應增加,民青局亦會推出不同措施幫助年青人。」
聽了副局長及校友的分享與回答,為培僑學子帶來極大的鼓舞,並進一步深入了解這份《青年發展藍圖》,使同學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與期待,對大灣區的發展也有了較清晰的指引。同時,讓同學對特區政府在學業、就業、創業及置業『四業』方面的政策有更深入的認識,未來更好地規劃人生。
在座談會之後,各位嘉賓與在座師生合照一張,這場關於《青年發展藍圖》簡介會圓滿結束。希望政府繼續提供更多有利於青年發展的措施,感謝梁副局長的蒞臨,令本校全體師生受益良多。
記錄:曾令彧(中四A班)
整理:梁靜柔(中五A班)
錄音:方芷淇(中四A班)
傳媒報道:
香港培僑中學舉行《青年發展藍圖》簡介會
2023年2月13日,人民網–港澳頻道,http://hm.people.com.cn/n1/2023/0213/c42272-32622939.html
香港中學辦青年發展藍圖宣講會:冀培養青年正確價值觀
2023年2月13日,中國新聞網,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952821.shtml
2023年2月3日
習主席二零二三年新年賀詞指出:「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鬥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為國家培育人才。今天,香港培僑中學、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學、福建省漳州巿平和廣兆中學三校於香港培僑中學現場進行姊妹學校協議簽訂儀式,團結互助培養人才,以實際行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主禮嘉賓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會長、香港珠海學院校董會主席、香港福建社團聯合會榮譽主席林廣兆先生、前香港立法會主席、培僑教育機構副主席兼培僑中學校監曾鈺成先生、福建省南安市委副書記林添盛先生、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局局長陳少波先生、香港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東區) 葉豐瑜女士親臨培僑中學主會場見證,以及福建省平和縣人民政府縣長黃永健先生、平和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林麗玲女士,平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林貴良先生、平和縣教育局局長盧和強先生、平和縣教育局副局長曾慶生先生於福建分會場線上見證,還有平和廣兆中學校長林建安先生、南安一中黨委書記黃沿海先生及培僑中學伍煥傑校長帶領三校師生代表參與簽約儀式,共同見證疫情後第一次兩地共聚的重要時刻。
2022年12月12日,培僑中學迎來了一個特別的姐妹學校簽約儀式,三方協力參與,由內地南京大學牽頭,與雲南省雙柏一中進行締結姐妹學校線上簽約儀式。
當天下午在香港培僑中學,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科部副部長葉水球,和本校校長伍煥杰現場出席,在線上參與的有南京大學會場和雲南楚雄州會場。南京會場出席代表包括:推動這次姐妹學校締結的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和南京大學副校長陸延青等。雲南省楚雄州出席代表:中共楚雄州委書記劉勇、楚雄州人民政府副州長王秀江、楚雄州教育體育局局長羅向陽、雙柏一中校長尹琼等。在三方眾人的見證下,兩校正式簽訂協議,成為姐妹學校,期待兩地的交流合作,推進青少年愛國愛港教育,互相認識兩地文化,開拓視野。
譚鐵牛院士在儀式的講話中提到他推動這次姐妹學校締結的初衷和期許:「培僑中學與雙柏一中都是成立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通過70多年的不懈奮鬥,兩所學校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辦學理念,教學管理也互有所長。兩校締結成姐妹學校,對於推動雙方互相借鑒、共用資源、協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和深遠影響,特別是在立德樹人上具有重大的價值意義,有助於兩地區青少年不斷增強文化認同、厚植家國情懷,共同成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堅定擁護者和有力建設者。」
中聯辦教科部葉副部長也表達了對兩地教育的期望:「兩校之間將通過線上雲課堂、遠端協作、師生交流互訪、實踐學習、教學觀摩等形式,開展多層次、多方位、多領域的交流學習活動,兩校還將共用南京大學『南雍講堂』等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開創了新的合作模式,更加有利於共用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合作交流的層次和水準。」葉副部長還提到,雙柏縣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彝族文化之鄉』;香港則是東西文化交匯之都,不僅可幫助兩校師生開拓眼界、提升能力,香港學校與雲南學校建立合作交流,有助於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愛國精神。
雲南楚雄州委劉勇書記在儀式上祝願,今後的交流和深化教育中,雙方學子能夠厚植愛國情懷、砥礪報國之志,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