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5A班 葉宋文

2022年11月7日上午,我校很榮幸邀請了楊永杰校友在早會進行講座。楊永杰校友,是現屆(九龍中)立法會議員,九龍城區區議會主席。

         地鐵坐過站了,到了堅尼地城。

        日落時分,海邊堤岸上人並不多,也許是凜冽的冬還未離去,有些透涼的海風卻並沒有帶著腥鹹的氣味,也許遠方吹來的,是還未到來的初春的氣味,頭頂是盤旋的黑鴉,它們交織著,追逐著,最後不約而同地迎向海面,朝春而去。

      坐在海邊的堤岸上,望著腳底下近在咫尺的海水,像一盤硯臺裡的黑墨,墨裡泛著蕩漾的碧波,粼粼的水光一面鑲著近白的銀邊,一面映著橘紅的淡光,也不知是身後的天上懸掛著的一輪明月還是遠處夕陽餘暉的手筆。

       我坐在硯臺邊緣,就只看得到硯臺的另一邊,遠處有些氤氳的水汽,升騰成朦朧的雲煙,撫摸著海平線,海天相接之處,漸漸的融合在了一起,像一滴倉黑的墨融進一輪明鏡。腳尖下,海浪推著海浪,浪尖夾著浪尖,此起彼伏地朝我撲來,像墨色勾勒的群山,山石上寸木不生,但打在石壁上,卻開滿了泛著白沫的水花,似漫山遍野的繡球花,花叢隨風搖曳,卷起新一輪浪離我而去,只留下如星點般的泡沫,而後又被新一輪浪打翻,回歸了如墨般的海。

凌機一觸_-_過站.jpg 

夕陽像是要落了,它漸漸地將自己藏進遠處的一抹雲層間,但它耀眼的餘暉卻為那抹雲層鍍上了金橘的光,卻沒想到雲層擋不住它炙熱又圓碩的身軀,它從雲層的另一端露了出來,它好大方,明明都下班了,卻還是送了岸上的人一份禮物,它像是一把刷子般,離別時在遠處淡橘的蒼穹上用力畫上了一筆,筆觸粗糙,卻漸漸渲染開,雲層散了,日也落了,但卻留下了一圈圈漣漪的淡橘,亮了整個遠方。

       眼前的海依舊翻滾著打向岸邊,留下一簇碎花,又飄向遠方,像是要去追方才離開的日光,它擁抱著僅存的橘紅,背後映著清亮的銀鉑,似銀鉑輕輕吻過海面,留下細碎的吻痕。

      海的那面很美好嗎?怎麼都去追了?是因為春在對岸趕來嗎?還是留戀離去的夕

陽?

       海岸旁的樓房漸漸亮起了點點星光,遠處的高橋也點起了銀光,朝周圍泛起一圈銀亮的波紋。可惜,我既沒有煽動的羽翼能跟上鴉群的隊伍,也無法隨浪尋夕陽。但是沒關係,因為我承認,我是故意坐錯站的,我的目標既不是遠方的春,因為它馬上就要帶著盛夏來了;也不是消逝的夕陽,因為它明日依舊會升起。

     我只是來尋找我新的靈魂,被墨色和凜風洗滌的靈魂。

3A  張嘉怡

     「我說過多少次不要這樣寫,為什麼你偏偏要弄甲方不喜歡的方案?」冰冷的白光搖曳,狹隘的房間裡充斥著經理的憤怒。我只呆呆地盯著桌上的辭退書,眼睛竟然是乾澀的,哭不出來。

     晚風無情地劃破我的臉頰,鑽心刺骨的冷。耳畔呼嘯而過的車、密密麻麻的霓虹燈、吵雜喧囂的人群…

      我拿出冰冷的手機,鬼使神差地打開封塵已久的旅行軟體,或許我不再屬於這裡,我應該去……

     炎夏捉住了晚霞的尾巴,把太陽懸掛在十萬八千里的油麥地外。暖黃色的陽光灑在街上,像世上所有的溫柔都藏匿在這裡。深吸一口,只嗅到淡淡的油麥清香和一絲飄無的桂花甜。

     「阿妹!來嘗嘗奶奶剛釀的桂花酒!」奶奶臉上籠了一層夕陽,沖我笑得眉眼彎彎,皺紋也顯得慈祥。我走進瞧一瞧,天青色的蜜釉陶瓷杯裡承著嬌小的黃色花瓣釀出的香酒,只是拿起來輕嗅,桂花濃郁又獨特的幽香配上淡淡的酒精襲來,熏得人要醉了。我掏出三塊錢買下一杯,小巧玲瓏的暖杯剛好握在手心。

     下一秒我就被小女孩手中泛光的糖葫蘆俠抓了睛,朝著她的方向看去,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悠閒地躺在搖椅上,旁邊杵著一杆子糖葫蘆。那稻草杆上插著多少小孩的童年,有石頭大小的山楂串,有紅彤彤的蜜棗串,還有晶瑩剔透的砂糖橘串。它們都穿上甜蜜粘牙的蜜糖,再頂著白花花的糖霜,光是看著就能想像到那香甜。「爺爺,我要一串大紅山楂!」旁邊一個只有我一半高的弟弟睜大眼睛指著那糖葫蘆。讓本來還在糾結吃哪個口味的我,也跟著要了一串山楂。

     我舔了舔表面的蜜糖,舌尖傳來清香沁甜,從來不像城市裡的那般齁人。

    「為自己的人生鮮豔上色,

        先把愛塗上喜歡的顏色。

        笑一個吧,

        功成名就不是目的…」

        老舊的帶著微微雜音的擴音機裡傳出悠揚甜美的歌聲。我踮起腳尖朝前望去,夕陽輕輕為她渡上一層光,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梳了一頭乖巧的麻花辮,閉著眼悠然自得地唱著,身上的黃色短裙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雛菊。青澀泛紅的臉頰,稚嫩甜蜜的聲線,任誰看到都感歎一聲:年華美好。

      我伴著歌聲回頭眺望遠方,那遙遠的糖心蛋已經被油麥遮得嚴實,只冒出一丁點。廣袤無垠的蒼穹被分成兩半,一邊的火紅色染上黑夜,月牙彎彎地照亮人間;一邊還仍然殘留著不回的夕陽。

     接著漫漫地往前走,嬉戲打鬧的聲音佔據了我的耳朵,我聞聲轉頭,一群稚嫩的小孩圍在油燈旁,時而發出大笑,時而密謀低語。我靜靜地看著他們,思緒被拉回了我的童年,我也曾是一幫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但一晃過了幾十年,那片段已經被封存在記憶的深處。

     華燈初上,攤位都亮起暖燈,輕輕隨著微風搖曳,照耀人間一處安逸。晚風溫溫地拂面,不知為什麼帶出了我的眼淚,我無法解讀,只想溺死在這。

     或許大家都太忙碌了,只埋頭在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有的躲在高高壘起的無盡試卷裡,永遠無法停止書寫。有的跌落在亂糟糟的人際關係網裡,像鐵鍊一樣纏繞不清。

     生活的壓力、意識的約束、學業的桎梏……都扼在所有人的頸上,讓我們沉淪在城市的快節奏深淵裡,淪陷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夜裡。我們竟然忘了抬頭,錯過了那抹炙熱的朝陽。

    你要清醒,逃離這裡。

    去廣袤無垠的海裡尋找未枯死的珊瑚,去撫摸草原上溫順的羔羊,去夕陽時的鄉村裡街道裡品嘗地道的美食。或許也凝目於路邊竹籃裡的梔子花,感受周未下雨時微澀的茶和手中書的文字湧動。

     生活是動詞,至少請固執地認為你不應被束縛。

作家分享會----阿橙《執屋》

日期:2023年4月17日(A1 週會)

講者: 阿橙《執屋》

題目: 培僑中學&執屋˙告別雜物『真人圖書館—整理師』

小記者: 曾令彧 (4A),楊海茵(4A)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聽作家阿橙講座有感

       「你們理想中的工作,是什麽樣的?」相信大多數年輕人給出的答案是一份安穩工資高的工作,從我們誕生起,父母都希望我們的工作是體面的。從公務員到教師,光鮮亮麗的外表不知困住了多少自由的靈魂,兒時的夢想如紙飛機般在人生的軌跡中劃過一條弧線,空虛而無望。

      在我們的人生裏,我們總在跟從多數人的想法,就像羊群效應。卻從未反思「適合大家的一定就適合我嗎?」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個性去隨大流。我們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做自己想做的,又何妨?

        「我的媽媽一開始也很反對我做這份工作,她認爲我已經有了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爲什麽要把自己搞得這麽勞累?」港大畢業後,放棄了一份高薪厚職的金融工作,不坐在舒適的寫字樓內,而是連續在別人家人收拾了十三個鐘頭,連晚餐都沒有得吃,面前的作家阿橙向我們在座的近千名培僑師生道出了自己曾經的困惑:「我到底為什麼要選擇辭職,走出來,做不被看好的收納師呢﹖」她不是没有過猶豫和爭扎的。接著,阿橙告訴大家答案:「但是,我認爲收納師這份工作,是我喜歡的工作。工作的意義和滿足感是我走下去的動力。」阿橙笑著看向我們,那一刻,發自內心的愉悅和滿足感流露言表。是啊,做自己喜歡的我們才會有無盡的動力。如今的我,從未後悔當初義無反顧的選擇文科的決定,甚至更加熱愛。就像阿橙在講座裏說的那樣「我從未想過做收納師會給我帶來這麽大的影響。」她也從一開始僅有寥寥幾人支持,到了現在成爲行業的領頭人,帶領著二百人的團隊為有需要的人提供適切的幫助,體現出作為收納師的價值。透過阿橙分享的一些親身個案,我們才了解,原來香港有這麼多家庭藉著環境的整潔改善了生活的質素,提升了精神的健康,阿橙的努力成功地令身邊人都爲她感到了自豪。所以,在對前路迷茫時,與其猶豫自擾,不如以「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態,跟著自己的內心走,給予自己勇闖的底氣。

     聽完阿橙作家的分享後,我受益頗多。不囿於固有的思想,走出去,陽光正舒。如果運氣不好的話,那就試試勇氣吧。邁出自己的舒適圈,迎接前方的挑戰,做出正確的改變,終會成就最好的自己。

4A曾令彧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在我的認知裏,好像從小家長就開始給我灌輸「安穩」的重要性。安穩的家、安穩的工作、安穩的收入和安穩的日子。這些事情好像都是緊緊相關的。我也一直認為踏踏實實過日子才是最舒服最穩定最安心的狀態。但自從我在學校有幸在現場參與作家阿橙的分享會和採訪,她堅持自己的初心,勇於追夢,就會發現原來「生活」是一個動詞。

可能自由度較高的工作收入並不穩定,但卻可以讓你不受工作的束縛,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有滿足感的事情,不就是生活原本的樣子嗎?以作家阿橙是這麼說的:「工作的意義和滿足感是我走下去的動力。」是的,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人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範疇才可以長久地堅持下去。作家阿橙原本有一份穩定且收入高的工作,但她卻發現這並不是她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求自己的熱愛」,正是因為這份熱愛,讓阿橙無論是在金融方面還是作為一個收納師方面都異常出色。堅持初心,邁出勇敢的第一步,或許我們就會發現沿途不一樣的風景。

「許多事情都無法控制,唯獨空間和時間可以控制。不如我們去掌控它,讓自己愉悅。」這是在分享會中的啟發,亦是作家阿橙做收納師的初衷。阿橙回憶自己的過去,她混亂的房子一直維持到大學畢業,不愛收拾也是她最初的習慣,我也一樣,我的媽媽不是一個很會斷舍離的人,因此家裏的「雜物」亦隨處可見,我也是如此,自律性也不是很高,每天面對雜亂的環境複習,總是感到心煩意亂。在這次分享過後,我認識到原來環境對一個人的情緒影響這麼大。看到阿橙自己家整理前後的對比圖,我極受震撼,那,我是否能「控制空間」,使自己事半功倍呢?此後,我便堅持每天收拾一點點。現在回到家只會感到心曠神怡。

而在讀書方面,堅持與成功也密不可分。作家阿橙自己曾說過,她並不是一個很會寫作文的人,只是當她在面對自己不擅長做的事情時,她會讓自己克服困難,迎難而上。或分開一點點去做,或建立習慣,持續去做,但必須做好。作家阿橙也在這件事情上想告訴我們,世界上是沒有完美的,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我們自己的努力才能到達理想的高度。

生活、讀書、工作,三者的共同點就在於我們是否肯突破自己,拼一把,跳出舒適圈,接受新事物和新的可能。阿橙的收納經歷並不是紙上談兵,她在短短數年內考取證書,成立團隊,上電視台為觀眾服務,為有需要的顧客提供專業援助,出版《執屋》一書,現在成為城中炙手可熱的收納師,一路走來,並不容易。讀書亦是如此,只靠死記硬背遠遠達不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理解透徹,發現新的可能才是長遠之計。堅持和努力也密不可分,我們追求熱愛和生活並不衝突,所以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沖勁,堅持不懈,困難也會顯得不堪一擊。

感謝作家阿橙的分享,使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4A楊海茵

 

阿橙01.JPG

阿橙02.JPG

新聞稿

2023年2月27日

培僑中學學生5A梁靜柔

今天上午8時,培僑中學師生十分榮幸迎來由于文陽指揮官帶領的特區救援隊多位隊員,親臨本校作土耳其搜救工作的分享。作為特區救援隊首間作工作分享的學校,本校全體師生均十分期待各隊員的到來,並很投入聆聽幾位救援隊員的經驗及心路歷程的分享。出席是次分享會的嘉賓包括:特區救援隊指揮官于文陽先生、署理總隊目梁健豪先生、隊目蘇鎮邦先生、消防員蔡斯塱先生,還有教育局東區高級主任馮善盈小姐也到校一同參與。救援隊隊員圍繞搜救行動過程、行動總結作說明,及細說外界對是次救援行動的支持及協助;還分享了家人支持的重要。 

2月6日土耳其與敘利亞邊界發生7.8級強烈地震,死傷無數,土耳其駐港總領事館向香港特區政府尋求協助,經歷一系列的評估後,特區政府派出59人救援隊,於2月10日抵達災區協助搜救,並救出4名受困者,於2月17日安全返港。 

歷經三日搜救後,即使已經過了「黃金72小時」的最佳救援時間,但救援隊仍從未放棄,抱著「能救一個則一個」的心態繼續於瓦礫中不斷尋找生還者。分享的五位消防員皆表示搜救工作困難重重,會遇見受困者失去生命跡象的狀況,雖然消防員見慣生死,但對於面對死者家屬仍不忍道出真相。在整個搜救行動中,救援隊隊員皆表示問心無愧,雖情緒起伏大,有落差感,但人生起起落落,無論如何,救人最重要。並提到當地民眾對救援隊十分感恩,無論在機場、前往災區的路上或災區內,民眾都會主動向救援隊道謝。 

其中救援隊隊員分享了一個故事,在他們救出幾位生還者後,想回去救一個小朋友,但已無生命跡象,亦有一位爸爸不斷請求他們救他的孩子,說聽到孩子發出聲音,但隊員均沒聽到,評估後還是放棄搜救。于指揮官表示,這救出生還者的鼓舞與喜悅,到及後遇到他們救不到的人,那種心情落差讓人十分無奈。這個分享讓現場的師生們都深深感受到很多事情都非必然,只有不怠慢、盡力用自己有的專業知識去完成救援工作。

救援隊隊員稱香港是一個福地,沒有天災,沒有地震,希望各位珍惜香港這片福地,並呼籲各位以自己方法去幫土耳其人。他們亦提及到在當地得到外界各種支持,如國家隊的提供的情報、生活所需等資源,為特區救援隊帶來寶貴的經驗和意見。此外,救援隊更感激各政府機構和當地華商及港資企業,在物流運輸及物質方面的迅速支援。回港後,救援隊隊員對政府和市民的支持和後援工作十分感激,並表示能代表特區前往搜救是一份光榮。 

最後,培僑教育機構董事會副主席兼培僑中學校監曾鈺成先生代表本校致送錦旗,以感謝救隊隊員蒞臨本校作分享,向同學介紹科普救災工作的過程和所使用的工具;同時表達對特區救援隊的無私付出、克盡己職的衷心感謝。此次簡介會中,本校師生皆獲益良多,尤其對消防員不畏個人安危,只為能多救幾個生還者,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2223_10208.jpg  2223_10453.jpg

2223_10320.jpg